ESG,是「環境 (Environment)」、「社會 (Social)」及「治理 (Governance)」。ESG投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投資與社會、環境和治理問題呈雙向關係,會影響證券以及市場的風險、波動和長期回報。故ESG投資是一種管理資產的方法,基金經理及投資者對企業行為作出評估,判斷出ESG的問題如何影響資產和證券的長期回報。
「環境」(Environment) 涉及所有有關自然世界的因素,包括使用可再生與不可再生資源 (如水、礦物、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的相互作用。我們會根據不同行業的基準衡量公司營運上對環境的影響和有關環境的管理質素,從而評核他們在管理資源和照顧周圍環境方面的效率。
「社會」(Social) 關注的是影響人類的生活的因素,包括社區、人力資源、甚至是客戶的管理。企業如何為其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管理對內及外關係的能力,包括社區責任、公司對待客戶及員工的待遇、福利、平等機會、公司的多元化和共融性等因素均會受評估。
「管治」(Governance) 關注公司的營運模式內的問題及行業的普遍做法,以及廣泛持份者的利益。公司的董事會、股東及股份架購、管治理念、政策實踐能力及公司營運條例等也會被評核。
ESG整合聲明闡述LW利達將ESG納入投資決策的努力和承諾,
內容:
ESG投資 一直是LW利達投資策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為了我們的投資者提供可持續的方法,我們將 ESG 解決方案納入我們的 FATA 量化評分。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一個以量化數據為中心的評分系統,
內容: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代 表「環境、社會、企業管治」,可被理解為把企業可持續發展標準與投資決策連繫起來。ESG 一直以來都是LW利達集團積極推動的企業文化及投資取向之一。公司除了於ESG投資納入重要一環外,為加深同事對 ESG 的認識,更致力於日常把 ESG 融入於業務當中。
以誠信為企業文化,嚴謹遵循法規及穩健的內控制度,將自律精神落實於公司治理文化中。
維持強健的管治
投資及審計委員會每年定期審查現有政策及對投資公司作盡職審查。
公平對待客戶
承諾公平待客的企業文化
促進消費者教育
定期上載公司更新,以幫助消費者更了解公司的最新動向。
發展業務同時對環境負責,LW利達辦公室推行減少浪費的計劃。
再生能源證書
LW利達自2021 年9月起向港燈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支持發展本地可再生能源
減少廢物
員工使用紙張的兩面及在使用非機密文件背面起稿或打印
節約能源
把空調調校至可節省能源的溫度,使員工感到舒適而非寒冷;使用高效能的電燈/光管
重視員工身心發展,打造work-life balance的工作環境
平等的工作環境
LW利達於就業各方面,包括薪酬、培訓進修、評估和晉升皆注重機會平等。根據能力、專業知識及預定協商的衡量標準進行公正評估。
員工福祉及福利
確保員工受各種保險的保護,包括團體醫療及住院保險
培育人才
公司自2020年推出見習生計劃,積極培育海外及本地畢業生成為實習分析員,其後邀請具熱誠及潛質的年輕人加入團隊。
通過多元化的義工服務和籌款來⽀持社區、回饋社會。
商界展關懷
我們提供多項慷慨的配對計劃,讓員工可透過籌款或貢獻時間回饋社會。我們致力與社區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發放捐贈。我們非常榮幸,我們的奉獻獲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提名成為2021/22年度之「商界展關懷」公司。
YMCA合拍伙伴
LW利達公司積極進行各式各樣的社會服務活動,於2021年度,從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獲頒「合拍伙伴」標誌。
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代表「環境、社會、管治」。「可持續發展」近年顯著發展,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將這些非財務因素作為投資重要性的一部份,更被認為是降低投資風險和提高整體回報的評估標準。對LW利達而言,投資的目的不止利潤和回報,ESG是我們策劃過程中不能缺乏的要素。
除了獲取更優異的回報和成績之外,我們相信ESG投資有三大優點:
無論是我們自己公司的內部運作或者是評估其資產的時候,我們都將「可持續發展」作為考慮核心。根據以往的分析,公司的ESG表現跟股價走勢持續增長有密切關係。ESG從一個創新的角度分析公司的業績、能力、效率、及影響力,和財務報表及股價等傳統的評估方式相輔相成。
透過應用ESG框架的評核,我們希望避免投資於有不良或有爭議性的公司和商品,從而管理投資風險。根據以往,引人注目的 ESG 事件令客戶更關注透明度和監管機制,將 ESG 視為投資的核心因素,避開有可能出現嚴重醜聞的公司。其中,Facebook 的數據私隱問題是一個著名的例子,與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交易 8700 萬 Facebook 用戶的個人數據導致 Facebook 市值損失數十億美元。
支持於注重ESG的資產是一種利用投資來表達投資者價值觀的渠道,著重為環境及社會帶來效益。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後,可觀回報及為社會貢獻可相得益彰,打破ESG與回報有一個魚與熊掌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