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 Jun 港股「五窮六絕」?
文章焦點:
- 恒生指數 6月開始在技術層面上守住左肩的重要支持位,但基本面層面上,中國5月服務業PMI 雖然比預期高,但亦揭示不少擔憂。
- 公司毛利率能否保持和就業率需值得關注。
坊間每到五月時,港股都會被提到「五窮六絕七翻身」,今年亦應驗了五窮, 恒生指數單月下跌百分之8,成為全球回報最差月份。6月開始在技術層面上看似守住左肩的重要支持位,但基本面層面上,中國5月服務業PMI 雖然比預期高,但亦揭示不少擔憂。以下將會和大家分析中國整體經濟面對的情況。
首先,公司毛利率能否保持受市場關注。5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升至2022年7月來最高,而製造業新訂單指數重新升至50的盛衰分界線以上,是過去兩年來第二高。企業表示,需求有改善帶動銷售增長,產量隨之上升。對於原材料和製造業公司,需求增加自己會令價格上升,利潤上漲。但市場的權重股大部分在科技和消費板塊上。中國經濟慢慢重新開啟,私人企業例如抖音、快手都透過延長優惠節的時間以低價吸引消費意欲 (見圖一)。短視頻成為新的廣告和銷售方法,我們看到製造業的需求有改善。第一季的業績公布中,中概公司反映線下的消費反彈比線上好,而為了增加銷量,不少公司各自推出補貼計劃。然而,這令市場擔心公司的利潤率會被削減。過往不少企業在管理層會議中提到推出補貼計劃時,市場都不太願意給予太多估值。當公司交出合理甚至驚喜市場的業績時才會有資金追捧,因此現時大部分公司在出補貼階段,會阻礙資金流入。

圖一:電商平台今年「618」時間表
其次,製造業供需改善並未傳遞至就業端。5月就業情況進一步惡化,就業指數降至2020年3月來最低。不同企業在近一年的企業目標都是削減成本提升利潤率,因此在行政或銷售部門都有減少員工。早前有報道指內地證券監管機構今年削減員工薪酬預算,顯示在官僚機構改革之後,內地金融監管機構將進一步減薪,估算中證監2023年的員工工資和福利總額撥款1.703億元人民幣,按年下降17%[1]。另外,人工智能的應用確實令公司取代一大部分人手工作,百度早前表示,文心一言現有15萬企業申請文心一言內測,主要包括辦公提效、知識管理、智能客服、智能營銷等代表性場景[2]。這可見企業對人工智能應用十分感興趣,導致一些職業不再需要人手。一些低技術的人失去了收入,更沒有消費能力,影響其刺激內需政策成效。
總括而言,港股整體市場資金暫時未有明顯流入信號,我們在選擇時會從利好的行業中選擇,亦會留意其他外圍因素如人民幣走勢等。
執筆日期: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