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Apr 香港IPO市場回復熱鬧?
本文焦點:
- 香港IPO市場的重要
- 市場十分期待內地大型IPO來港集資時熾熱的抽新股風氣或會再現
2022年香港的IPO市場大部份時間都表現低迷,規模失去亞洲最大上市地的地位。但今年隨著中國內地復常及相關政策出台,加上近日阿里巴巴 (9988.HK) 宣佈有意將業務分拆上市的新聞,市場看似再次對香港的IPO市場有所期待。以下本文將會解釋香港IPO市場的重要,並分析其值得觀察的地方。
香港多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不少公司都會選擇在香港市場首次公開發行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下稱IPO)。根據香港交易所 (388.HK) 的財政報告,IPO 相關收入佔整體近兩成,其中內地公司佔整體香港IPO 的大部份。香港的交易市場有不少優勢吸引內地公司來港上市,其中一項是便於國際投資者參與。香港的股票市場是全球最活躍和最具國際化的市場之一,相較內地股票交易市場有更高的知名度。除了增強了公司的國際知名度和品牌價值,更可以募集外國投資者的資金。另外,在港上市融資成本相對於國內市場低。香港的資本市場更加開放、競爭激烈,融資成本更低,能夠為內地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和更優惠的融資條件。再加上不同的政策支持,包括減免稅費、簡化程序、開通渠道等,吸引不少中國 「獨角獸」來港。
然而過去兩年中國還未解封疫情的管控,外加政策導致中資企業來港上市的困難增加,香港的IPO數目由以往一百多間下跌至80間,集資金額更比同期下跌百分之70[1],一度失色於國際市場。但由今年開始,內地解封管控加上政策轉向,中國證監會早前發布了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規則,證監會將支持滿足合規要求的VIE架構企業境外上市,這說明北京對資本市場的監管立場有所軟化。市場亦預期內地企業會重新選擇來港上市,令香港IPO的數目會回升。根據彭博預測,2023 年香港IPO市場可能達到 400 億美元,是去年募集資金的三倍多[2]。
消息出後不久,京東的兩家子公司在3 月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請,阿里巴巴亦宣布有意將六個業務分拆上市,根據彭博資料,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申請在香港上市,集資超過270億港元,成為第六大的IPO。雖然市場十分期待內地大型IPO來港集資時,熱刺的抽新股風氣或會再現。我們依然對新股保持審慎態度,先閱讀其招股書了解管理層和真實的財務狀況,再去決定是否抽新股。我們亦希望看到更多優質公司來港上市,發掘更多投資機遇。

圖一: 香港IPO市埸在亞洲地區佔比下滑

圖二: 香港IPO市場的集資額和預測

圖三: 中國IPO的集資額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