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Jan 解決芯片短缺的時間表及將領導行業增長的芯片
文章焦點:
- 半導體企業公布去年底的季度業績,他們對解決芯片短缺的時間表及未來數季度收入預測備受市場關注。
- 隨著半導體廠商增加芯片產量和出貨量,我們預計芯片短缺將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緩解,下游市場對芯片的需求將放緩,可能導致半導體公司收入增長放緩。
- 即使市場對芯片的需求放緩,但我們LW利達認為GPU(圖形處理器)、5G RF(5G 射頻)及MCU (微控制器),這三款芯片的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強勁,並帶動相關企業收入。
半導體廠商預計芯片短缺將在2022年得以舒緩
去年底公布的業績中,半導體企業的業績表現主要集中於這些芯片製造商解決芯片短缺的時間表及下一季度的收入增長。隨著企業預計供應鏈問題短期內得以解決,並加大芯片產量和出貨量,例如全球主要芯片代工企業台積電 (TSM.US)及中芯國際(981.HK)晶圓出貨量創新高[1][2]。大部分半導體廠商都指出芯片荒將在2022年得到解決,例如AMD(AMD.US)、Qualcomm (QCOM.US)及三星電子(005930.KS)給出了較為樂觀的看法[3][4],管理層指出芯片短缺預計將會在2022年下半年得以解除;一些持較為保守觀點的廠商,如Intel(INTC.US)則預計要到2023年,芯片荒才得以解決[5]。對於芯片短缺問題,我們的看法與一些持較樂觀看法的企業相似,認為問題將在2022年下半年得以舒緩。
半導體企業對未來數季度的收入預測也是市場關注的另一個焦點,這也體現在股價上。市場原先預期半導體公司收入將會出現增速減慢的情況,但不少半導體公司交出亮眼的成績表,超出市場預期。當中,GPU廠商Nvidia(NVDA.US)、AMD(AMD.US)及無線電通信芯片製造商Qualcomm(QCOM.US)都錄得第三季度收入創新高,並預測第四季度收入按季繼續增長(見圖一)。相反,部分企業受零部件短缺影響而給出低於市場預期的第三季度收入,如CPU製造商Intel(INTC.US)[6],令市場失望。

圖一:半導體企業2021年第三季度收入及第四季度收入預測(資料由LW利達整理)
GPU、5G RF及MCU芯片將領導未來5年行業增長
即使面對市場預期芯片需求見頂,導致半導體企業收入增速放緩,但從圖一可見,GPU(圖形處理器)廠商Nvidia(NVDA.US)、AMD(AMD.US),5G RF(5G射頻)芯片廠商Qualcomm(QCOM.US)及MCU(微控制器)製造商NXP(NXPI.US)在今年第三季度收入及對未來收入預測都超出市場預期,反映GPU、5G及MCU這三類芯片將繼續帶領行業增長,並帶動相關企業收入。而這三類芯片亦是我們在整個芯片行業增長較為看好的芯片種類。

圖二:領導行業增長的芯片、相關製造商及應用
當中,我們一直看好GPU的需求會受市場對電競運動普及帶動增長,我們在去年11月的文章亦有深入分析GPU的趨勢(文章名稱:遊戲顯示卡的未來趨勢[7])。性能越強的GPU,能為遊戲玩家帶來更真實更立體的現覺享受。GPU除了應用在電競遊戲上,亦是AR、VR及區塊鏈等元宇宙概念不可或缺的硬件。而近期元宇宙概念備受市場追捧,亦帶動GPU 廠商股價上漲。
除此之外,5G RF芯片的增長亦是我們長遠看好的芯片種類。5G RF芯片應用層面非常廣泛,例如5G手機、網絡基建及物聯網(IoT),更可提高傳輸頻率,為元宇宙中的虛擬世界用家提供更優質體驗。因此我們預計5G RF 芯片需求會不斷增加,從圖二可見,我們認為這類芯片在未來5年的需求和應用會比GPU的需求高,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三成。
最後駕駛輔助系統(ADAS)、電動車及太陽能更廣泛的應用亦帶動對MCU芯片的需求。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指出「一輛電動汽車平均需要大約 2,000 個塊芯片,為非電動汽車平均所需芯片數量的兩倍」[8],當中包括MCU芯片。另外,在近月舉行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簡稱:COP26)提倡更大規模使用太陽能,亦會帶動對MCU的需求,可參考在先前文章我們對COP 26 的見解(文章名稱:COP 26 定案:又一個關於太陽能、風能和電網的倡議[9])。
總括而言,我們看好GPU、5G RF及MCU芯片受元宇宙、5G的應用、電動車及提倡加速使用可再生能源將帶動這三種芯片的長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