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Sep 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對醫療器械板塊的影響及啟示
文章焦點:
- 人工關節集採,即第二次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於近日啟動。
- 去年冠脈支架集採大幅降價後,對醫療器械企業今年上半年收入的影響逐漸浮現。
第二次高值耗材集採展開
近年,中國政府為了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並實現國產醫療產品替代進口產品,而在國家、省及市,各層面推進醫療改革。在眾多醫療政策當中,市場重點關注《關於開展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的指導意見》(下稱高值耗材國採) 對醫療器械產品及企業的影響。高值耗材國採期望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覆蓋范圍,促進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減輕患者負擔。[1]

表一:近年國家層面的醫療器械相關政策 (節錄)
於2021年9月14日,第二次高值耗材國採會針對人工髖關節及人工膝關節產品在天津公佈擬中選結果。參與這一次集採競標中國企業包括愛康醫療 (1789.HK)、威高骨科 (1066.HK)、春立醫療 (1858.HK)、微創醫療 (853.HK)、大博醫療 (002901.CH) 等公司 (如表二示)。當日舉行的人工關節集中帶量採購申報信息公開大會中,公佈擬中選的人工關節產品,價格從平均3萬元人民幣降到1萬元人民幣以內,降幅達80%以上[2]。對比現時成本及今次的中標價格可見,此次人工料中標企業仍保持盈利。

表二: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採購擬中選中國企業 [3] (節錄)
我們預期在政策推動下的集採中標產品及企業短期收入將受壓,惟長遠將為企業帶來穩定增長收入,並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產品的國內市佔率。
此次政策出台的短期影響,從上年度針對冠脈支架集採對相關醫療企業的收入影響可見一斑。文章下一章節會以微創醫療 (853.HK) 為例子,分析國採對其冠脈支架業務的收入影響。
高值耗材國採對醫療企業的短期影響
從今年醫療器械企業上半年業績可見,集採中標產品均受政策帶動銷量,但由於平均單一產品價格大幅向下調整,導致相關產品毛利有顯著跌幅。在首批冠脈支架集採中,美敦力 (MDT.US)、波士頓科學 (BSX.US)、微創醫療 (853.HK) 以及樂普醫療 (300003.CH) 等均成為首批高值醫用耗材國採中標企業,而中選產品價格從1.3萬元人民幣下降到700元人民幣左右,平均降幅達93%[4],遠超過往國家級藥品集採中選價格降幅。
受冠脈支架國採的影響,國內中標企業均出現收入和毛利下跌的情況。當中,微創醫療 (853.HK) 是第一次國採中標的意向採購量最高的醫療企業,亦是受國採影響較大的企業。公司4個產品意向採購量為39.22萬個,佔總採購量36.5%[5]。而公司在今年中期業績指出,冠脈支架全國集採政策帶來心血管介入產品業務銷量的大幅上升,但未能完全彌補其收入和毛利的同比下降,令上半年心血管介入產品業務收入為
66.8百萬美元,較上年同期跌24.4%;今年上半年的心血管介入產品業務毛利率為11.68%,同比大跌26.6%。[6][7]
每次國家集採的採購周期為2年,因此我們預計這項政策對冠脈支架中標產品收入的影響持續至明年底。
高值耗材國採對醫療企業的長期影響及啟示
經過兩次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後,國內各省市政府對各種高值醫用耗材展開帶量採購已成為常態,並在過去兩三年推出針對不同技術成熟的醫療產品作帶量採購,例如在2019年7月安徽省針對骨科脊柱類產品作帶量談判,平均降價53.4%[8]。
中線而言,我們預料將會有更多高值醫用耗材納入國家級集採,因此需留意在高值耗材產品線較廣的醫療企業,如樂普醫療 (300003.CH)、微創醫療 (853.HK)、威高股份 (1066.HK) 等較易受到各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集採的影響。當中,微創醫療 (853.HK) 在上年度的冠脈支架國採中中標,而在今次的人工膝關節集採中再次中標,因此需要繼續留意兩次集採對產品和公司未來收入的具體影響。
長遠而言,隨著內地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對醫療需求上升,加上集採有助擴大中標產品的市場份額,我們預計國內對國產醫療器械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帶動國內醫療企業收入穩步上升。
總括而言,我們認為在國採中標的國內醫療企業短期內會受產品降價的影響,出現收入及毛利下跌。長遠則會推動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地位,並預期更多政策出台會支持國產醫療企業持續創新和發展。